在2017年,我国正式发布了《企业财务通则》,旨在规范企业财务行为,提高财务管理水平。**将围绕《企业财务通则2017》展开,从多个方面详细解读其核心内容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政策。
一、核心要点
1.明确财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
《企业财务通则2017》强调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,要求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,提高财务管理水平。
2.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
通则对财务报表的编制、审核、披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,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、准确、完整。
3.加强企业内部控制
通则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,加强财务风险防范,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。
二、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
1.财务报表编制原则
《企业财务通则2017》明确了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,包括真实性、完整性、一致性、可比性等。
2.财务报表披露要求
通则对财务报表披露的内容、形式、时限等方面提出了要求,确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。
三、内部控制制度
1.内部控制制度建立
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,涵盖财务、运营、管理等方面。
2.内部控制制度执行
企业应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,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审计,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。
四、财务风险防范
1.财务风险识别
企业应定期识别财务风险,包括市场风险、信用风险、操作风险等。
2.财务风险应对
企业应根据风险识别结果,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,降低财务风险。
五、财务管理创新
1.财务管理理念创新
企业应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,**财务与业务的融合,提高财务管理水平。
2.财务管理手段创新
企业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提高财务管理效率,降低成本。
《企业财务通则2017》是我国财务管理领域的重要政策,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指导意义。通过深入了解通则内容,企业可以更好地规范财务行为,提高财务管理水平,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